北京奧運倒數話題發燒,國際熱錢瘋狂湧進中國,在台灣的中國概念股同樣熱力無法擋,無論是國內投信或是外資法人幾乎全面偏多看待,中概股股價紅通通,幾乎凌駕電子股,躍升台股一哥寶座。
只是目前市場上熱炒所謂「新中概股」,成份與內涵已經與過去舊中國收成股大不相同,以往靠低廉製造成本與外銷取勝的舊中概股如汽車股等光環早已盡失,目前新一代的中概明星股,大致已改由「內需」、「通路」與「科技奧運」」、「大陸掛牌」等四大成份股擔綱演出,投資人在選擇中概標的上應該特別留意哪些才是最「紅火」的新中概,千萬不要看到中國大陸有設廠就盲目跳進去投資!
中國崛起 內需誘人
舊中概族群也展開自我轉型,從外銷走向內銷,從製造切入通路!若再不行就走大陸掛牌上市之路,分享資本市場劇額增值利潤與熱絡資金挹注。
大陸外匯存底突破上兆美元關卡,意謂大陸人熱錢驚人。同時7月底公布第二季GDP年成長率為 11.9%,大幅超越市場預期,內需經濟實力不容小覷。實際企業獲利亦佐證,康師傅周一公布第2季獲利大增8成,不畏原物料大漲,累計上半年淨利逼近50億元,法人估全年挑戰百億元,凸顯大陸13億人口的食品市場強勁爆發力,讓大成、統一、宏全、統一實、味全等業者後市看俏。除了食品外,造紙、成衣、營建、金融、汽車、衛生棉等也是內需概念,或可外銷轉內銷,但目前金融在二岸政策阻擋下仍然無法西進搶錢,而汽車股則因國際大廠加入競爭過度激烈及台灣市場急凍拖累。
通路為王 奧運來電
通路股隨著內需經濟高度成長而連動,統一集團的統一超、潤泰集團旗下有大潤發,走百貨路線的遠百、益航旗下大洋百貨、三商行與麗嬰房等,及近來切入電子通路市場的聯強、藍天等,甚至連製鞋廠寶成也切入運動通路領域,企圖2008 年前搶下一哥寶座。
北京奧運邁入倒數最後一年,廣義來看與大陸內需經濟直接相關,如運動鞋、運動衣、運動指定飲料等,但在中國官方以科技奧運定位下,諸如LED、液晶電視產業及周邊族群成為新寵兒,還有如數位機上盒的致振、兆赫及周邊零組件、華新、大亞等電線電纜、數位傳播等成為電子中概新貴,接單也逐漸浮上檯面。
陸資入港 台商沾光
大陸周一首度開放陸資可買港股,港股大喜,在中國強大經濟成長率為後盾,上海A股本益比達40倍,香港H股本益比也在 20倍以上,港交所預計今、明兩年共有20家台商將赴港上市,在台集團母廠亦可享潛在增值。目前鴻海的鴻勝科技、宏達電的多普達、光寶大陸事業、台達電的達創、中環香港公司及南通廠等、三陽越南廠、統一(中國)、潤泰大潤發、益航大洋百貨、大成長城國際、國產大陸投資企業等都傳有意上市。
- Aug 27 Mon 2007 17:49
中概新星光幫 4族擔綱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