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幣定存利率低迷不振之際,許多投資人將腦筋動到外幣商品,遠東銀行松山分行理財中心襄理張淑裕建議投資人可以視其對風險的承受程度,來選擇適合的外幣商品。
她分析如果屬於風險承受度較低的穩健型客戶,可以選擇強勢貨幣的定存,風險承受度較高的積極型客戶,不妨嘗試外匯保證金交易,如果是介於穩健跟積極中間的投資人,可以購買原幣計價的當地基金。
張淑裕解釋,外匯保證金交易是利用槓桿操作原理,用小錢搏大錢;傳統的外匯交易是買賣實質貨幣,但保證金交易,不需要現金在手上,而是跟銀行借部位,還可以選擇槓桿倍數放大投資部位,目前最高可放大到20倍,投資人可能只準備1萬美元,但是因為放大20倍,等於手中有20萬美元投資部位,但僅能承作外幣對外幣的操作。
假設看好澳幣對美金進行外匯保證金交易,如星期一以一澳幣兌0.7977美元的價位,投入1萬美元買澳幣,到星期五以1澳幣兌0.9046美元價位賣出,漲幅達13.4%,假設放大20倍操作,所拿回的金額是2萬6800美元;但張淑裕提醒,外匯保證金交易漲跌都要乘以倍數,風險相當高,建議對匯率具敏感度及風險承受度高的客戶才考慮操作。
分析不同外幣商品的風險,張淑裕表示,外幣定存可能有短期間內因幣值波動劇烈、急速下跌風險,而損失匯差,通常建議投資人從半年定存著手,雖然外幣定存門檻為1000美元或等值外幣,但她建議從1萬美元或等值外幣定存,獲利才夠高;至於外幣計價基金風險則有市場波動與匯率波動雙重風險,外匯保證金交易風險更高,有可能血本無歸。
在幣別選擇方面,張淑裕表示美元走勢趨弱方向確立,因此看好加幣、紐幣、澳幣跟歐元,以目前當地主要國家基本利率水準來看:加拿大利率約在4.5%、紐幣約為6.5%、澳幣約8.25%、歐元約4%。
張淑裕表示,歐元兌美元一年來上揚約12.9%,目前也一路往上攀升,而歐元計價基金或金融商品選擇也較其他幣別豐富,投資管道較多;澳幣兌美元過去一年漲了20.4%,但漲跌幅度大,建議波段操作;紐幣兌美元今年一整年漲幅17.5%,而紐西蘭央行月底將開會討論利率,有可能再度升息以抑制通貨膨脹。
加幣兌美元一年來升值約14.3%,今年加幣一度與美元等值,甚至超過美元,且加拿大原物料相當豐沛,張淑裕分析在當今原物料價格居高不下的情形下,可考慮操作投資加拿大的原物料話題基金,假設原物價持續上揚,且加幣對美金走強的話,也會間接反映利多在加幣基金方面。
- Oct 20 Sat 2007 07:33
外幣商品怎麼選?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