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大陸一年一度「十一長假」即將到來,投信業者認為,「十一長假」能為台灣電子股帶來的補貨效應應已反應完畢,建議可將觀察重點轉至長假時期中國人民消費力道是否持續強勁,相關消費類股可能受惠較多。

「十一長假補貨效應已反應完畢」,聯邦投信投資研究部協理蔡國安依時間點推演認為,距十一長假已不到十天,對電子股的刺激應已結束。

蔡國安並以「坐船的」、「坐飛機的」來區隔電子類股十一長假旺季效應的時間點。以船運為主要運輸工具的電子股,例如消費性電子等,由於運輸時間較長,出貨也會提前,十一長假補貨效應早就已經反應。至於以飛機做為運輸工具的電子股,由於運輸時間短,9月也已可能出貨,9月營收較值得期待。

既然補貨效應已提前發酵,群益投信投資長王智民認為,十一長假將帶來短線消費需求,其中以消費性電子最為受惠,值得注意。王智民指出,依過去經驗,隨中國經濟成長,人民消費能力大幅提升,加上一胎化的政策,父母變的更捨得消費,因此十一長假確實會有短期消費需求,不過10月以後的狀況,就要持續觀察後續歐、美聖誕節的需求是否能夠提升。

從產業發展面切入,復華投信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陳昭如表示,台灣科技產業發展已相當成熟,出貨量持穩,淡旺季區隔拉的愈來愈近,加上十一長假並非傳統電子旺季,預估能為電子股帶來的利多有限。

若分析消費者心理,陳昭如表示,雖然中國十一長假帶來消費上的刺激,但對科技業卻沒有直接影響。反觀消費者互相送禮需求旺盛的歐美感恩節、聖誕節等節慶,消費性電子旺季需求會比較高。十一長假為中國消費者帶來的是消費性需求,因此觀光、旅遊等產業才將是十一長假受惠重點。

此外,蔡國安認為,香港依然是受惠於中國十一長假消費商機最直接的股市,觀光、酒店業者都將受惠。第四季中概方面則建議投資人可以觀察與消費相關的通路類股,或冬季毛利較高的服飾類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ery2002 的頭像
    tery2002

    股市天地

    tery20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