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再度拉警報!重檢 2004-2005年間大量販售的擔保債權受益憑證 (CBO)發現,多內含有擔保債權憑證 (CDO),導致金融股昨(21)日成為外資賣超標耙,在賣超前10名中高占 8席,高盛證券金融產業分析師張進森表示,金融股不確定性升高,是造成外資大舉撤出的主因。
從次級房貸問題爆發至今,外資不斷賣出手中金融族群持股,以中信金 (2891-TW下單)賣超達 30.09萬張居冠,永豐金 (2890-TW)以 27.89萬張居次,第三則是近期股價跌跌不休的新光金 (2888-TW),賣超達26.5萬張。
張進森認為,次級房貸風暴後,金融股不確定性高,近期又有 CBO未列虧損估算問題,外資自然會選擇其他較穩定的類股,而釋出金融股;尤其是 CBO問題將使先前預估的 CDO虧損再擴大。
究竟次級房貸風暴再次襲捲的原因為何?回顧檢視過去2004年,金融機構為了減輕認列浮動利率的虧損,大量將低利的 CBO與高殖利率於 CDO一同包裝售出;然而,在次級房貸掀起大風暴後,以新台幣計算的 CBO所內含的CDO都未在先前的計算範圈內,金融機構投資CDO的部位恐將比預期中還要多,造成金融股的不確性急速升高。
摩根大通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劉至昱也指出,截至目前為止,由於資金緊縮風險提高,已有三檔 CBO將會面臨衝擊。而持有 CBO部位較高的壽險族群中,以富邦金 (2881-TW)、新光金和台灣人壽 (2833-TW)可能面臨的衝擊最大;銀行族群投資 CDO和 CBO的部位雖有限,但目前也有兆豐金 (2886-TW)揭露預估損失。
面對這波 CBO風暴再起,劉至昱說,持有 CBO部位高的富邦金將首當期衝,預期最大的虧損可能會達到25億元,相當於今年獲利預估的 21%,淨值的1.4%;至於以壽險業務為主力的新光金和國泰金 (2882-TW),目前仍不願揭露投資 CBO的部位,但預期新光金持有的 CBO不會太少。
新光金未公開表態,股價卻已先行反映,跌破今年最低價,居昨日外資賣超之首,張進森表示,由於新光金壽險業務比例高,市場猜測其投資 CBO部位高也屬合理懷疑,自然成為外資賣超大箭靶。
此外,張進森認為,央行決定升息,也是近期金融股疲弱主因。他表示,央行堅守升息策略,造成籌資成本節節攀升,對小型銀行無疑是雪上加霜;至於對壽險業則有所助益,美元和新台幣利差縮小,壽險業的避險成本相對降低,殖利率水漲船高,可望正面受惠。
在金融股不確定性升高之際,劉至昱建議投資人,選股策略以銀行股優於壽險股為佳;張進森也建議近期在金融股的選股策略上,以守為攻會更好,採防禦性選股,點名永豐金將是值得考慮的選擇。
- Sep 23 Sun 2007 23:02
高盛、JP摩根:CBO藏CDO與升息利空罩頂 金融股風險再攀升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